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“遗失”的瓦爿建筑之旅

2025-07-04 21:36:16 世界杯冠军最多

王澍建筑作品地图

这次我们通过建筑师王澍的建筑作品地图,一起建筑旅行,感受“瓦爿”建筑的魅力。

2001

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

图 / 王轶庶

类 型:学府

地 址: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象山路352号

开放时间:全天开放

建议游玩:1-3小时

门票信息:无需买票

这处校园的用地环绕一座名叫“象”的小山,山高约50米,两条从西侧大山流来的小河从山的南北两侧绕过,在象山东端合并,蜿蜒流入宽阔的钱塘江。

山边原有的溪流、土坝、鱼塘均被原状保留,只做简单修整,清淤产生的泥土用于建筑边的人工覆土,溪塘边的芦苇被复种,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进来散步游览。

从每座建筑之中或之间望去,象山已脱胎换骨。某种意义上,新校园竣工之日,才是象山这座山的诞生之时。

2003

宁 波 五 散 房

类 型:城市公园

地 址: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鄞州公园内

开放时间:全年

建议游玩:1小时

门票信息:无需买票

“五散房”分别散布于鄞州公园各处,它们有着艺术的概念,却不奢华,在一个广袤的田野里产生,却与城市贴切地交融在一起。

五散房之一

五散房之一

五散房之一

图 / 曾翰

“五散房”所采用的墙砖,有的完整有的残缺,有的厚有的薄,有的雕花有的没纹,有的平直有的带弧,都是从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,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。

2005

宁 波 美 术 馆

图 / 曾翰

类 型:艺术博物馆

地 址:浙江省宁波市人民路122号

开放时间:周二-周日 9:00-17:00

建议游玩:1-2小时

门票信息:需出示身份证登记,无需买票

那座废弃已久的航运楼,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。这老航运大楼站在江边。104米长,18米高,简单的矩形体量。它的内部同样简单,一个门厅,两个高大的候船室。

20世纪80年代 外滩全貌

2007

杭 州 中 山 路

图 / 曾翰

类 型:步行街

地 址:杭州中山路步行街

开放时间:全年

建议游玩:1-2小时

门票信息:无需买票

2009年10月1日,中山路从鼓楼到西湖大道1千米段步行街正式开街。一周内,来访者达到一百三十万。

王澍在《造房子》中说:这条街的现状残缺不全,只靠修补现状,不足以激活它。但我反对新造任何假古董,我也反对造任何全球化的流行建筑。应该设想,按这条街自己的语言演变线索,它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新建筑。应该有多种体现地方特质的新建筑出现,让这里恢复活力,看到未来。

(以上内容摘自王澍《造房子》、网络)

《造房子》

王澍 著

浦睿文化 出品 / 湖南美术出版社

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、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。

10篇建筑文化随笔—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,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,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、艺术,更以建筑的角度,从中探寻传统文化、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。

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——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、宁波美术馆等,在本书中,从设计开端、建造过程,直至建成后续,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,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。从中,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“好的建筑”以及“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”的深入思考。

6篇散文随笔+1篇对谈——作者漫谈个人经历、社会与人生,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,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。

本书从建筑出发,却不止于建筑,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。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,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,以及营造经验,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,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,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