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安裕安区——宝藏鹅城!探秘一只鹅的全产业链发展之旅(1)

2025-09-08 00:14:37 欧冠世界杯

距离合肥80公里的六安市裕安区,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和主产地。带着满心的好奇,我们在这座宝藏鹅城里,来了一场皖西白鹅产业链的探秘之旅—— 这一路, “羽” 众不同!

温柔陪伴人类的白鹅,值得一次温柔的记录。

皖西白鹅的一生,始于一枚温润的蛋壳。在裕安区的孵化基地,恒温箱中,胚胎在35.3℃的守护下悄然颤动。

随着"咔嚓"一声,湿漉漉的小绒球顶开蛋壳。

摇摇晃晃开启鹅生首秀——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自带"羽绒围脖"的皖西白鹅宝宝!

出生3小时就能蹒跚学步的小毛团,用嫩黄的喙啄开饲料盒,把碎玉米当成"鹅生第一份盲盒"。

要不了几天,"绒毛小纵队",就能在保温灯下跳起摇摆舞,连喝水都要排队摆pose!

农户家散养的白鹅宝宝,组成毛茸茸的“棉花糖”军团,开始横冲直撞,简直就是幼儿园小班的现场。

这些小吃货每天能消灭自身体重30%的饲料,在青草地里追逐嬉戏,肉眼可见膨胀成会走路的蒲公英球。

鹅生的"换装季",也是一部青春变形记。

黄扑扑的绒毛褪去,雪白战袍登场,脖颈处悄悄长出优雅的弧度。少年鹅最爱在池塘玩"轻功水上漂",扑棱着翅膀比谁溅的水花更像彩虹~

几个月的华丽蜕变,皖西白鹅迎来了成年首秀。

曾经的小绒球变成威风凛凛的"白将军",曲项向天歌,展开1.5米长的雪翼,不仅是颜值担当,更是开始爆出朵朵白云般的羽绒。

以前,皖西白鹅都是在农家小院里 “散养”,几户人家凑在一起养上几十只,就像在自家后院办 “迷你鹅派对”。

如今,它们搬进了 “豪华大别墅”—— 现代化的养殖场。这里有科学规划的养殖区域,精准调配的饲料,还有智能设备监测它们的健康,皖西白鹅们过上了 “衣食无忧” 的生活。

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,当地超有排面的 “鹅明星” 产业就此诞生!

皖西白鹅的养殖周期为8-12个月,是普通鹅养殖周期的3倍以上。当萌宠渐渐长大,绒毛褪成雪白,皖西白鹅也完成了从“村霸”到“村宝”的蜕变!

今日裕安,白鹅养殖已迈向规模化、标准化的崭新阶段。两大省级种质资源保种场引领,150余家规模养殖场培育,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。

漫步裕安区规模化养殖基地,鹅群犹如白云飘落。庞大的白羽集群,正在江淮大地上奏响着产业与生态的和鸣。

六安人爱皖西白鹅,其来有自。

据史料记载,早在400多年前,明嘉靖年间,皖西民间已盛行养鹅。聪慧的先民发现,这里的白鹅羽毛丰润、肉质紧实,遂悉心选育,终成良种。

皖西白鹅,今天已成为江淮地区的 “特产担当”,是安徽唯一被列入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》的家禽(水禽)地方保护品种。

裕安区,正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区和主产区。

裕安人守护皖西白鹅,首推原种核心保护区和良种繁育体系!

这里,建立了全国首个皖西白鹅良种扩繁基地。今天的裕安区,拥有省级皖西白鹅种质资源保种场2家(展羽生态、安皋养殖),年存栏种鹅2000羽以上的标准化扩繁场15家。

在省级保种场内,种鹅悠然踱步,如同活体博物馆,守护着皖西白鹅的原始基因。

展羽生态保种场,主要负责皖西大白鹅的保种和育苗,现存栏2.1万只种鹅。每年春季,保种场为周边养殖户孵化百万只鹅苗。

安皋养殖公司的扩繁场里,每只鹅都有专属的耳标,记录着血统谱系。种鹅夫妇们相守终生,让纯种白鹅的数量如滚雪球般增长。

这里的白鹅,保持着“白羽、黄喙、蹼足”的纯正血脉——这是时间赋予的勋章,亦是产业崛起的根基。

裕安区通过 “保种场 + 合作社 + 农户” 模式,让古老的皖西白鹅在现代化浪潮中,始终保有最本真的 “羽毛底色”。

农业产业化——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养殖基地一隅

图片拍摄地点:六安市裕安区实景拍摄

图片专供:

(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图片)

主笔/主摄 = 张东栋

作者简介: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新摄影群体工作委员会 委员

安徽省民俗学会社会民俗与历史地理专委会 副秘书长

合拍君总经理&总编辑

合元素文创 出品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