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强的汉唐为什么要定都长安?秦岭给你答案

2025-10-03 18:10:12 欧冠世界杯

建城首先要有水,长安水系发达,土地肥沃。八水指的是渭、泾、沣、涝、潏、滈、浐、灞八条

河流

,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,均属黄河水系。西汉文学家

司马相如

在著名的辞赋《

上林赋

》中写道“荡荡乎八川分流,相背而异态”,描写了汉代长安

上林苑

的巨丽之美,以后就有了“八水绕长安”的描述。八水之中,

渭河

汇入黄河,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。然而由于时代变迁,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;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,潏河与沣河的交汇。

然后就是天然的屏障——秦岭,这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。秦岭淮河一线是东西走向的,再加上冬天的时候,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,夏天又能阻挡潮湿的海风进入西北地区,导致这条线的南北地区在气候、河流、植被、土壤、农业等方面存在差异,所以也就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了。

长安是西北地区的自然中心——当西北贵族集团已处于统治地位时,它是文职官僚机构的自然政治中心。指定在公元前1000年前已成为帝国政治势力所在的东部平原附近的另一个中心为新都,这本身是一个象征性的表示,即西北政治势力的全盛期已经过去了。迁都又是一个旨在取悦于许多东北出身的官员的行动,他们在高宗时期当上了高官,并且算得上是武后最热心的支持者。

从地理位置上来说,洛阳处于天下之中,得中原者得天下。不拥有洛阳,就算不上是中原王朝,更算不上大一统王朝。洛阳盆地物产丰富,豫东平原更是粮食主产区。隋朝大运河直达洛阳,交通便利,洛阳拥有储量惊人的大粮仓。而这些都是西安不能比拟的。

西安四周有关隘,并且偏于一隅。刘邦本来在洛阳称帝为什么要定都长安?是因为易守难攻。但是西安附近比较贫瘠,天灾比较多,交通不便利,不适合作为大都市。隋朝皇帝带领百官乞食于洛阳,唐朝皇帝更是多次乞食于洛阳,唐高宗干脆长期在洛阳办公,日本遣唐使来洛阳的次数大大超过长安。河出图洛出书,洛阳是最早的中国,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,这是西安无法比拟的。

但是长安地理位置优越,经济发达。汉唐时期的长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,农业十分发达,并且农工业都比较繁荣,因此选择长安作为首都。西汉之后,以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的王朝有西魏、北周等多达十几个王朝。其中,大一统的强大王朝有隋朝和唐朝。唐朝之后又有齐国和大顺两个比较短命的王朝定都于此。大多数王朝选择以长安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,绝不是简单地继承前朝的传统,而是长安所处的位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都城里的王公贵族与文人墨客们把它们作为后院在此养生,动乱年代作为“出世”避世潜修之地,一旦时机成熟或者安定就迅速下山进入国都“入世”为官或者经营买卖,参与国家重整与建设。因此有“终南捷径”的诸多故事,如武则天的孙女(也是唐玄宗的亲妹妹)玉真公主在此就引得山水诗人王维与李白频频到此,前者猛追求美女,后者主要求官……太多的历史遗迹伴随着名人轶事,值得一看!

如今西安治水再现盛唐“八水绕长安”景象,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汉唐盛世的十三朝古都西安,城市管理者已建成各类水面面积近4万亩,再现了盛唐“八水绕长安”景象。随着

城市规模

的日益扩大,西安市将形成“东连临潼、西接咸阳、南拓长安、北跨渭河”的发展新格局,昔日的“八水绕长安”将成为西安的城中河,“八水进长安”的城市水系新格局和有水文化特色的

魅力城市

正在形成,增强了城市防洪排水功能同时,美化了城市人居环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